社會工程學部分攻擊經(jīng)典方法總結 |
發(fā)布時間: 2012/5/28 14:07:31 |
社會工程學(Social Engineering)是一種通過對受害者心理弱點、本能反應、好奇心、信任、貪 婪等心理陷阱進行諸如欺騙、傷害等危害手段。社會工程學攻擊在近年來的一些網(wǎng)絡入侵事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對企業(yè)信息安全有很大的威脅性。下面轉載來一 篇比較不錯的文章,方便各位網(wǎng)絡信息安全愛好者了解社會工程學。 注: 節(jié)選之上海市公安局網(wǎng)絡安全顧問彭一楠06年寫的一個PPT,PPT中談到一些黑客思維跟金鋼經(jīng)典故中闡述的觀點出奇的相似,用唯物辯證法聯(lián)系觀來說就是事物的普遍聯(lián)系性 。 Part:A 經(jīng)典技術 一. 直接索取(Direct Approach) — 直接向目標人員索取所需信息 二. 個人冒充 1. 重要人物冒充 — 假裝是部門的高級主管,要求工作人員提供所需信息 2. 求助職員冒充 — 假裝是需要幫助的職員,請求工作人員幫助解決網(wǎng)絡問題,借以獲得所需信息 3. 技術支持冒充 — 假裝是正在處理網(wǎng)絡問題的技術支持人員,要求獲得所需信息以解決問題 三. 反向社會工程(Reverse Social Engineering) 定義: 迫使目標人員反過來向攻擊者求助的手段 步驟: 破壞(Sabotage) — 對目標系統(tǒng)獲得簡單權限后,留下錯誤信息,使用戶注意到信息,并嘗試獲得幫助 推銷(Marketing) — 利用推銷確保用戶能夠向攻擊者求助,比如冒充是系統(tǒng)維護公司,或者在錯誤信息 里留下求助電話號碼 支持(Support) — 攻擊者幫助用戶解決系統(tǒng)問題,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,并進一步獲得所需信息 四. 郵件利用 木馬植入:在欺騙性信件內加入木馬或病毒 群發(fā)誘導:欺騙接收者將郵件群發(fā)給所有朋友和同事 Part:B — 新技術 一. 釣魚技術(Phishing) — 模仿合法站點的非法站點 目的: 截獲受害者輸入的個人信息(比如密碼) 技術: 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或者跨站攻擊誘導用戶前往偽裝站點 二. 域欺騙技術(Pharming) 定義: 域欺騙是釣魚技術加DNS 緩沖區(qū)毒害技術(DNS caching poisoning) 步驟:1. 攻擊DNS 服務器,將合法URL 解析成攻擊者偽造的IP 地址 2. 在偽造IP 地址上利用偽造站點獲得用戶輸入信息 三. 非交互式技術 目的: 不通過和目標人員交互即可獲得所需信息 技術:1. 利用合法手段獲得目標人員信息: eg. 垃圾搜尋(dumpster diving) 、搜索引擎 Chicago Tribune 利用google 獲得2600 個CIA 雇員個人信息,包括地址、電話號碼等 2. 利用非法手段在薄弱站點獲得安全站點的人員信息 eg. 論壇用戶挖掘、合作公司滲透 四. 多學科交叉技術: 1. 心理學技術:分析網(wǎng)管的心理以利用于獲得信息 a. 常見配置疏漏:明文密碼本地存儲、便于管理簡化登陸 b. 安全心理盲區(qū):容易忽視本地和內網(wǎng)安全、對安全技術( 比如防火墻、入侵檢測系統(tǒng)、殺毒軟件等)盲目信任、信任過度傳遞 2. 組織行為學技術:分析目標組織的常見行為模式,為社會工程提供解決方案 本文出自:億恩科技【mszdt.com】 |